首页 » 数码好物评测 » 二人转演出服装-二人转演出服装图片

二人转演出服装-二人转演出服装图片

xinfeng335 2023-12-24 数码好物评测 21 views 0

扫一扫用手机浏览

文章目录 [+]

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二人转演出服装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二人转演出服装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
二人台和二人转一样吗?

二人台和二人转不一样。

“二人台”是流行于内蒙古自治区及山西、陕西、河北三省北部地区的戏曲剧种,俗称“双玩意儿”,又称“二人班”。因为其剧目大多采用一丑一旦二人演唱的形式,所以叫二人台。各地的二人台,在长期发展过程中,逐渐形成不同的艺术风格,以内蒙古呼和浩特为界,分为东西两路,建国前不久才统称二人台。

而“二人转”流行于东北地区和内蒙东部一带,史称小秧歌、双玩艺、蹦蹦,又称过口、双条边曲、风柳、春歌、半班戏、东北地方戏等。表现形式为:一男一女,服饰鲜艳,手拿扇子、手绢,边走边唱边舞,表现一段故事,唱腔高亢粗犷,唱词诙谐风趣。二人转属走唱类曲艺。

“宁舍一顿饭,不舍二人转”,道出东北人对“二人转”的喜爱程度;“宁卖二亩地,也要闹家戏”,表明西北人对“二人台”的喜爱程度。

“二人台”与“二人转”的共同点

产生年代大致相同,最初都叫蹦蹦戏;都产生、发展、继承于民间,都是地方民间艺术;台上表演都以一丑一旦两个人说唱为主,道具都有长绸、扇子等;两者均为喜剧形式,语言都是当地方言等。

“二人台”和“二人转”明显的不同之处

两者主要区别表现在:音乐、唱腔、美术、服装道具、乐器配置、表演艺术上。

“二人台”运用西北方言土语,较难让外地观众听懂,是流传于晋、内蒙古、陕、冀等地的一个地方小戏,是以扮人物为主的小戏,唱腔更为丰富,艺术形式更为完整。

“二人转”则是以说、唱、舞为主的曲艺演唱。有着名演员赵本山、潘长江等一批高水平的演员、编导的热心扶持和传播,发展比较快。


二人转演出服装-二人转演出服装图片

二人转哪个国家的特色?

二人转是中国东北地区的走场类曲艺、 地方戏,广泛流传于吉林省、辽宁省、黑龙江 省及内蒙古自治区,因此也有“东北二人转” 之说。二人转史称小秧歌、双玩艺、蹦蹦,又 称过口、风柳、春歌、半班戏、双条边曲等,融 合了东北秧歌、民间说唱莲花落、戏曲、东北 民歌、笑话、杂耍等曲艺形式,大约有三百年 的历史。

二人转通常演员为一男一女,男女演员 的服装都会以花哨、诙谐为主,且都要携带一 些东西作为道具,如手绢、扇子等。如今的二 人转表演不单单是唱,还会在曲目中夹杂说 和逗的成分,比如顺口溜、讲笑话、模仿名人、 表演绝活等节目。

二人转里的女角叫什么?

女角叫上装。

二人转,史称小秧歌、双玩艺、蹦蹦,又称过口、双条边曲、风柳、春歌、半班戏、东北地方戏等。是一种有着三百多年历史,悠远的原始文化传承的独具特色的民间艺术形式。

它植根于中国东北民间文化,属于中国走唱类曲艺曲种,流行于辽宁、吉林、黑龙江、内蒙古东部三市一盟和河北省东北部等地区。表现形式为一男一女,服饰鲜艳,手拿扇子、手绢,边走边唱边舞,表现一段故事,唱腔高亢粗犷,唱词诙谐风趣。

东北特色二人转主要来源于东北大秧歌和河北的莲花落。用东北人的俏皮话说:二人转是“秧歌打底,莲花落镶边”。二人转是在东北大秧歌的基础上,吸取了河北的莲花落,并增加了舞蹈、身段、走场等演变而成。二人转自草创,大约有近300年的历史,艺人师承关系可上溯到清朝嘉庆末年。二人转在历史曾形成东、西、南、北四个流派。清后期和民国初年出现“闯关东”大潮,大批山东、河北人进入东北,“秧歌打底,莲花落镶边”的二人转就是“闯关东”的人从关内外带至关外的。

二人转名段有《大西厢》、《回杯记》、《祝九红吊孝》、《梁塞金擀面》、《马前泼水》、《包公断太后》等。2006年东北二人转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
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二人转演出服装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二人转演出服装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

本文转载自互联网,如有侵权,联系删除

本文链接地址:http://pvd-systems.com/post/2611.html

最后编辑于:2023/12/24作者:xinfeng335

相关文章